饭饭txt文学 - 都市小说 - 中医:惊了!患者的五脏会说话在线阅读 - 第23章 得寸进尺

第23章 得寸进尺

    中医界除了民间有各种派系之外,官方层面也隐晦的有派系之别。

    不过这个派系就比较简单了,一为学院派,二为师承派。

    有些自学中医的人,也被归类在了师承派里。

    因为这部分人学习的中医知识主要来源于中医古籍,跟学院里的教科书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些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完全无法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不过基本上水平高的只占极少数。

    这也使得学院派出身的中医,或多或少都会瞧不起民间中医。

    当然,明面上大家还是相互尊重,鄙视链只是在暗地里会表露而已。

    然而到了互联网上,这种鄙视可就展露无遗了。

    陈庆多多少少了解一些学院派中医的想法,因为他本身也是学院派出身。

    只不过从小他就在汉医堂长大,尤其还跟过赵宁军不少时间,也算半个师承派。

    也正是因为赵宁军的缘故,使得他对大学里所学的一些中医,抱有很大的成见。

    几年前陈庆还曾把他们学校里的教科书拿回来过,当时赵宁军看完教科书,就不住地摇头,虽然一个字都没有说,但从赵宁军的表情中,陈庆不难看出其中的嫌弃。

    显然,这些教科书在赵宁军看来,就是一堆没用的废纸。

    这也是为什么赵宁军时常嘱咐陈庆要多看中医古籍的原因。

    事实也证明,陈庆他们就读的上京中医大学,的的确确每届毕业生,在五年学成出校门后,嫌少有能治病的学生。

    不,别说治病了,就是会把脉的,都没几个。

    空有理论一大堆,说出来也头头是道,但是什么病都不会看。

    这就是中医大学的现状。

    要不是陈庆有十多年的师承经验,只怕现在也无法独立问诊。

    说到底,中医就不是一个能量产的医学!

    看着论坛里有人当面嘲讽自己,陈庆顿时就乐了。

    其实在以前,他也觉得得气和气至应该是两个相近的概念。

    毕竟教科书上是这么教的,很多写中医论文论述“得气”与“气至”的时候,也写了它们为什么差不多,分析的各种东西看上去都十分的合理。

    可陈庆却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因为如果得气与气至意思差不多的话,为什么《黄帝内经》中要单独用两句话来对它们进行阐述呢?

    要知道,古籍医书大多都惜字如金,尤其是《黄帝内经》,几千年下来,几乎没有人对其进行过删减。

    如果得气和气至一样,那为什么这么多医学界的大佬,都没有去表明删掉《黄帝内经》中多余的部分呢?

    后来陈庆把这个疑问说给赵宁军听了之后,赵宁军只是笑了笑,然后就问他,说学校里是不是教你们在针刺的时候,得气之后留针三十分钟。

    陈庆说没错,老师是这么教的。

    赵宁军随后便笑着解释,说学校里之所以这么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得气和气至的根本区别。

    《黄帝内经》中阐述“气至”的概念是这么说的。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垂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矣”。

    也就是说,气至即可出针!

    古人并没有规定针刺一定要行针多少多少时间,因为每个人的症状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得了同样的病,其针刺时间也是大有区别。

    但归根结底就一条,医生感觉到气至,那么就可以出针了。

    根本没有什么死板的必须要留针三十分钟一说。

    所以,留针三十分钟看似科学严谨,实则荒谬至极。

    就像很多学西医的人时常嘲笑中医取药经常用“少许”、“适量”等词汇,认为中医在数据上模棱两可,这种态度怎么治病?

    殊不知这种灵活性,才是中医的灵性所在。

    中医开药方,几乎都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而来,如果在教学时就给学生规定死了剂量,那么请问,当他碰到不同于教科书上的患者时,是大胆改变剂量调整药方,还是遵循教科书定的剂量来?

    窥一斑而见全豹!

    学校里正是有太多的这种所谓的“科学”、“严谨”、“讲数据”的教学,才会使得现在的中医越发的不会看病。

    他们完全就是采用西医的头脑来生搬硬套中医的逻辑思维。

    路子本身就是个错的,又怎么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呢?

    看着这位戾气颇大的网友评论,陈庆笑了笑。

    要跟他争执吗?

    好像没那个必要。

    他能打出这段话,就证明他对这些内容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陈庆又如何能三言两句将他说服呢?

    不可能的!

    与其浪费时间跟这种打了思想钢印的人争论,还不如看看其他人的帖子有趣。

    于是乎,陈庆便随性地回复了他五个字。

    “你说的都对!”

    敲完后,陈庆便继续浏览起了其他帖子。

    哪知道又过了半分钟后,陈庆的后台再次弹出来几条消息。

    赫然又是那个家伙发过来的。

    “怎么?心虚了?呵呵。”

    “论坛就是有你们这种人才会变得乌烟瘴气。”

    “自学就老老实实自学,别整天好为人师。”

    ???

    好家伙!

    不搭理他,他还得寸进尺了?

    到底是谁好为人师?

    这家伙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股子优越感,也难怪会抓住自己不放。

    显然是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师承派了。

    陈庆点开刚才的帖子,翻到自己的评论处,他发现除了这个叫“一捧清水”在怼他之外,还有另外几个人在评论。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哥们,你这就过了,人家也是基于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共同学习,怎么就好为人师了。”

    “咋滴?瞧不起我们自学中医的人?”

    “这货简介是上京中医大学的,典型的学院派,难怪说话这么冲。”

    “知道的多也用不着阴阳怪气吧!”

    “有病吧你!”

    “……”

    还好,正常人居多。

    既然对方一再挑衅,陈庆也不打算当缩头乌龟。

    随即抄起键盘便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他要的并非是说服这个人,而是要让围观的人看到,谁对谁错。

    陈庆明白,当无知的人掌握着话语权时,对所有人都是一种灾难。

    更何况,这个“一捧清水”还是踩在他头上发表无知言论。

    陈庆要是接着忍,可就不是他的性格了。亿屋鱼的中医:惊了!患者的五脏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