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历史小说 -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在线阅读 -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8节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8节

    卓思衡不知道还有此种高级的操作,这小房间不过三四丈开,却包含如此多设计玄机,配合外面的花园,当真是精巧匠心。

    昨日前路未卜的愁闷得以开解,此时他心中更多憧憬,忍不住跟表弟分享家中房间的安排:等家里人来了,正屋给呼延老爷子住,自己和悉衡住一处厢房,慧衡和慈衡住另外一个,平常自己和家人读书就在这间凉阁里。

    范希亮听着也觉不错,更替卓思衡高兴,但似乎想起什么,拉着表哥在就近的凉阁台阶上坐下问道:“表哥,你当我是自家人,我也问个自家人才会问的问题。”

    “你说。”卓思衡当然是当他自己弟弟一样。

    范希亮忧色道:“之前你同我讲慧衡表妹已是十八岁,为何……还没许人家?是不是在朔州苦寒之地耽误了?”

    这个问题卓思衡真的不知道怎么解释。

    他当然知道在这里女孩子十六七就得嫁人,但他自己是很难接受的,然而如果为了妹妹好,还是要他去适应环境,而不是一味坚持反而害家人受累。

    可慧衡的事更为复杂,他并不避讳范希亮,甚至希望对方也能帮自己想想,于是将家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父亲在世时,曾想过如果在杏山乡有朴实本分人家的上进诚实子弟或者贤惠女儿,便让我们各自嫁娶,无须等到我有了功名。但杏山乡人家不过二三十户,其实人丁也少,我这个年纪前不挨后不靠,我又专心读书也不太在意这个……也算不上耽误。慧衡妹妹倒是有几个合适年纪的少年郎,那时我父亲也考虑过,然而慧衡妹妹身体不好,无法操持家务农活,在乡下地方很难说亲,父亲心中也明白,便也不作他想,离世前千叮万嘱我要照顾好二妹妹,即使我有了功名官职而她未能得到良配,也不许为前途或者其他随意论嫁,更不许在家中怠慢未嫁的妹妹。”

    其实没有人比卓衍更了解卓思衡心性,知道他不是这样的人,然而那时父亲已是油尽灯枯,他最牵挂疼爱的便是体弱多病的慧衡,怎能不有所安排才能安心闭眼?

    卓思衡是和慧衡一道识字读书长大的,兄妹情分没得说,他一直很郁闷的一件事便是慧衡读书天分不输自己,才学一流为人又稳重周正,只可惜因为是女儿身,却不能求取功名。他有时天真胡思乱想,竟希望慧衡能穿越回他来的地方,自己的妹妹考个自己省的文科第一,定然不在话下。

    而且他总觉得结婚要两情相悦培养了感情才能步入婚姻生活,要是让妹妹糊里糊涂嫁给个不认识的人,也太草率了。只是这是他惯常的想法,与当世格格不入,他要真是让妹妹自己出去自由恋爱,那两个妹妹的名声还不被毁得彻彻底底。

    还是那句话,婚恋这件事只能他来适应时代。

    当然这些想法是不能和范希亮说的,他只能在心中自我感慨。

    范希亮听完也是替自家表妹忧心,忍不住催促卓思衡:“表哥你现在可不是白身了,虽说不能委屈了表妹,但也不能耽误了,我也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人家,就算慧衡妹妹身体虚弱,慈衡妹妹也十五岁了啊!”

    表弟的思维非常符合时代,他作为兄长当然替妹妹的年龄和婚事担心,这是他的责任,卓思衡十分感激,也不能拿自己的思维去说服,只道:“也好,但你别到处说,默默看着就行,更何况你自己的官职也快下来了,好像就是这两天的信儿了,咱们妹子的事儿我肯定上心,你的前途也很重要。”

    话题每每说到自己身上时,范希亮就会蔫了,完全没有他替人打算时的精细认真,只有些懵懂不知所措的言辞:“我也不知道如何呢……我打听过的,我这个成绩不上不下,留京大概就是个小衙门的差事,外派倒是还能做个一县之令,可大概就要离家很远了……我也不知道哪个合适,之前父亲问我打算,我实话实说,被他骂了一通……”

    卓思衡略有沉吟后问道:“姨丈没有说对你的寄望吗?”

    范希亮神色低落地摇摇头道:“他起先没说,听我说完大骂一通后说也罢了,问问他的老上司,给我在帝京谋个小职位,不求有多出息,但求能多帮帮家里就是了。”

    卓思衡蹙眉思考其中问题出在哪里时,范希亮见他久不出言,又说道:“父亲与其说对我有寄望,不如说是不失望就好,他与继母都看好二弟,我也确实觉得自己不如二弟聪慧。”

    卓思衡知道自己这个表弟又想自闭了,赶紧拍拍他的肩膀组织一下语言说道:“表弟,这世上小聪明总是更容易被人看见,但真正的大智慧却要潜心相处才能发觉。但若不能潜心相处,这些隐藏在人行为当中的优点又如何得知呢?我虽是晚辈,但这几次听你说和见面后,都觉姨丈和夫人行事皆有不妥,实在有违长辈的慈行。”卓思衡觉得,是时候真正好好和范希亮谈谈了,如果现在不说清楚,表弟一辈子的未来可能就要囿于宅邸的麻烦之间了。

    范希亮苦笑道:“表哥,父亲不喜欢我,我一直知道的。而我不是继母亲生的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不偏心呢?我虽然心中也有委屈,但也是理解她的。”

    卓思衡听罢却极其认真摇摇头道:“确实是人都会偏心,你我虽读圣贤书也会如此,这不奇怪。然而偏心与坏心却是两回事。我听范永说,你常来我山寺的事被你继母知道,她暗中跟你父亲诬陷你养了外室才到处乱跑不肯在家读书,有没有这件事?”

    范希亮之前怕耽误卓思衡读书,并未将此事告知,而是范永气不过,在考试后挑了个时间一股脑说出来,想让卓思衡替自己家少爷想想办法,他最佩服的就是这位表少爷的才干,每次都能拿住老爷制服夫人,有他出主意少爷定能摆脱眼下的困顿。

    “表哥,这事儿已经过去了……”范希亮赶紧想大事化小,“我和爹说了实话,是替朋友安排住处,总去看诗文的,后来他看了我在你那里写得文章,那么老多,没花时间怎么写得出来?想也不是去胡天混地,便也只是罚我书房思过,没打也没……没怎么骂。”

    卓思衡此时正襟危坐,拿出卓衍教自己人世道理的架势来字正腔圆道:“这件事如果不是你继母故意,又怎会歪曲至此?即便是出于偏心不求真相,想要约束打压你,她就该会在知道你曾经私自外出后,押了你的小厮去你父亲那里,告知他事态可能危及家门,然后由他对你教育惩罚,这至少是出于规正家风的目的,也是治家严谨该做的事情,然而她却屡次由人跟踪,明知你是去一处佛寺,仍要将事情压在一起添油加醋故意诬告,这般作为定然是对你心怀歹念,已经不是偏心不偏心的问题了。”

    表哥说得每个字都如此有力,其实范希亮并非愚钝,又怎么会不知,只是他总觉得天不怜他,命里如此,便是这样了。

    此时他心中也只是悲愤难抑,却并不憎恨继母。

    卓思衡看他难过,换回平常温柔大哥哥的语气,柔声道:“所以,表弟,和你父亲说,你想去谋个外任吧。”

    “外任?”范希亮愣住了,“要我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吗……”

    卓思衡坚决点点头:“对,一个人去到广天阔地,独自历练,去解决真正的治世问题,遇见更多的人,探求更多的道理,而不是被不爱你的家人困在四方宅子里,枉费自己的胸怀与学问。”

    表哥描述得如此激荡,范希亮再柔懦也是个少年郎,怎会不热血翻涌心怀激荡?可他还是略有犹疑:“我……真的可以么?”

    “当然可以!”卓思衡笑道,“表弟个性虽然过于良善又软了点脾气,但却是有大善之德的心胸襟怀,你细心且勤勉又真挚克己,若为父母官,必能造福一方百姓!”

    第28章

    听了卓思衡这样说,范希亮才下定决心,回去告知父亲自己的抉择,范父并未多言,只说吏部分他到哪他就老实去哪。

    第二日范希亮得了消息, 第一时间来找卓思衡,原来他果真派了外任,是去到灵州湘宜郡的桐台县去做县令。

    他即高兴又忐忑,卓思衡却直道恭喜,表哥笃定的祝福给了他无限勇气,最终范希亮踌躇满志的表示,定然要做出一番事业,三年后回京不让父亲与表哥失望!

    卓思衡本想介绍佟师沛给范希亮认识,毕竟这是他自乡试起交到的同榜好友,谁知佟师沛被他爹关在家里,并表示上任前不许出来好好静心修些讲史的学问,佟师沛一连发了三封诉苦信给卓思衡,用典隽永字字泣血,卓思衡看完后心想佟老大人的铁血补习好像还挺有用的,不然方则老弟怎么短时间内文章又有进步?

    他其实这段时间也是很忙,有了新房当然要布置一番,房子无需怎么硬装修,但软装修却都要自己来,还好之前留下一点皇上赏得银钱,虽然不多,但先捡必要的家具买倒也花不完。

    范希亮这时主动请缨,刚好三月初相国寺万姓交易开市,不若去集市上买些百姓自己摆摊卖得实用物品,便宜又耐用。

    “你要远途上任,正是用钱的地方,别为我家破费了。”卓思衡怕范希亮又要替自己花钱,去的路上不忘提醒,“我如今也有些圣上的赏银,买这些东西是足够的。”

    范希亮却道:“表哥,我中旬就要去灵州了,表妹表弟们得四月才能进京,我怕是见不到他们了,所以给买些用度当做见面礼,总不能当表哥的什么都不准备,我心里着实过意不去,我娘知道了都是要怪我的。”

    他搬出姨母来,卓思衡真的没法反驳,只说让他少买点,意思到了便够了。

    卓思衡入京之扆崋后苦读至高中,哪见过相国寺每月五次的万姓交易是何等热闹,刚到附近就被这摩肩接踵的景象吓愣住了,范希亮一路得意介绍道:“表哥不知道,这里是全帝京最热闹的去处了!这叫瓦市,开市的日子人就和瓦片一样层层叠叠,百姓和商户都可以在这儿摆摊叫卖,一会儿去到相国寺后院,还有好些金石字画老印的刻本,都是好玩的!”

    大相国寺入口的街道就已是挤满摆摊的小商贩,京郊农户挑担来卖的时令果子、有人卖自家糟腌的小食、甚至还有人卖些自家的鸡鸭猫狗。

    进到里面,就更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了,只要是能想到的衣食住行用度,此集市上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卓思衡这才明白父亲说过的帝京繁华到底繁华至何等程度。

    范希亮说帝京五月便开始有热意,得早点准备簟席和凉帘一类的东西,于是到卖竹编的地方买了好些,卓思衡本以为很贵,一问价格才二百文不到。

    “这里就是这个市价,那边的旧物更便宜,只是咱们是新家,还是准备点新的吧!”范希亮喜滋滋道。

    卓思衡悄悄算了个账,一贯是一千文,他还有个几十贯余钱存着,以及之前的路费因为一路有表弟帮衬并未完全花完,留作不时之需,添置家具定然足够。

    于是他也放下心放开眼瞧,买了卧榻用的小屏帷,又去看幔帐,这是来摆摊的两个妇人自己缝绣,图样简单但大方,范希亮挑中一个桃红的一个粉紫的,说要买给慧衡慈衡两个妹妹,卓思衡立即想到表弟当年置办的那几批给他们家的援助物资,其中几个颜色诡异的女子装饰到现在妹妹也都没用上,赶忙制止,亲自替喜欢蓝色的慈衡挑了个大方清朗的青黛色幔帐,又给慧衡选了一套素雅的赭罗淡红,范希亮也觉得自己眼光不如表哥,更不比他了解自家妹子喜好,于是改做从旁打听,询问哪里还有不错的家用物什卖。

    卓思衡想着两个妹妹都大了,厢房虽然比他家在杏山乡住得一整间屋子还大,两个人住绰绰有余,然而还是给妹妹分开有各自的屋子比较好,先找木匠打出个木的隔断倒是可以,但也得有屏风和帘幕搭配。可挑了一圈都没看到合适的屏风,要么太贵要么太大,要么就上面花里胡哨的,自己家妹妹从来都不爱俏,买了这种她们定然嫌弃。

    看他挑了这样久,这次却是来摆卖的木匠学徒给出了主意:“看公子是文人打扮,不如只买个屏风架子回去,自己绷矾一块绢子在上头,题点喜欢的诗啊字啊岂不更妙?”

    卓思衡觉得这个办法好!慧衡妹妹书法那么好,让她自己写点什么比买来的更贴心实用。

    因买卖繁多不乏大件大宗,故而相国寺后街可雇驴车拉货至家,卓思衡又买了好些箱笼和给悉衡买了点文房,范希亮担心买卖人搬东西不小心,非要看着,他让卓思衡先去相国寺殿内买好香烛,等他安排好后回来,他们一道再上香。

    不管外面再热闹,佛寺往深处走都仍是有种不落凡尘的幽静。隔着热闹外院几道门,大雄宝殿香火昌盛,往来香客都极为虔诚。大相国寺乃是受过敕封的皇家国寺,历史久远,据说十分灵验,即便没有市集,寻常来此祈求佛祖庇佑的人也络绎不绝,卓思衡买来香烛,表弟还未归来,他便独自在殿内绕屋查看墙上由长明灯照耀的历朝历代名士们争相题记的佛偈。

    他渐渐绕至佛祖塑像后侧,垂下的经幡遮挡了视线,此时这一批香客渐渐散去,殿内逐渐归于寂静,只有一两个格外虔诚的仍跪在佛前的蒲团上伴着香雾缭绕念念有词。

    他不欲听人私语,正快走过面前佛偈,却听一声凄苦哀叹,而后是泫然欲泣的妇人絮语声:

    “我佛慈悲,施恩保佑思衡状元及第为卓家光耀门楣,弟子特来还愿……”

    卓思衡愣住站下,是谁在替自己求善缘?这声音他并不熟悉。

    在几次跪叩的短暂安静后,那低柔的妇人之声又道:“弟子贪心不足,但请佛祖念在弟子为母之心,不要责怪多番叨扰……求卓家一家人平平安安门第再起,求可怜的慧儿身体康健再无病无灾,求……”她的声音忽然哽咽,似是忍耐不住一般,呜咽哭道,“求慈儿和……老四也一生顺遂安乐无忧……我的好孩子……是娘对不住你们……”

    卓思衡脑海忽然闪过一个许久未曾想起的憔悴身影,他扯动经幡朝外快步走去,忽然被一人拉住胳膊。

    “表哥,我都弄完啦!”范希亮笑容明亮温暖,晃了晃手里拎着的纸包,“路过地摊时看到两个精巧的菱花铜镜子,给表妹们……表哥?”

    卓思衡推开他冲了出去。

    然而已经迟了。

    几个蒲团上都没有半个人影,其中一个上面还带有湿润的斑斑泪痕。

    他又快步跑出大殿,只见台阶之下人潮汹涌,妇人打扮之人不下数十,已然无法分辨哪个是他要找的人。

    “表哥,发生什么了?”范希亮从没见卓思衡这样过,赶忙跟上追问。

    “好像看见了一个熟人……”卓思衡不知该如何说起,“那人在佛前念了我和我家人的名字……”

    范希亮不知他家中如此细微的旧事,只当是卓思衡遇到什么佛前奇缘,笑道:“说不定是那日状元游京,哪家姑娘见表哥英姿卓然芳心暗许,故而来此地求和你的良缘。”

    卓思衡摇摇头道:“表弟别乱说,不是的。”目光却还是不依不饶在人群中穿梭,想要找到那位妇人的身影,然而这样做只是大海捞针般的徒劳,只一眨眼的功夫,内院进进出出的便有十余人,哪还能找得到?

    他神色认真又有些忧虑,范希亮看后知道自己唐突,连忙道歉,问是要找哪个样子的,自己也来帮忙。

    “不必了,人已经走了,我猜是我家的一位……故人。”他看范希亮十分担忧的表情,又笑了笑,“不是什么要紧事,只是有问题想问问,表弟不用抱歉,走,咱们替你此次灵州赴任之行和我家人进京顺利一起进香保佑。”

    他嘴上这样说,重新踏入殿中时却仍忍不住回头再看,所见只有人海茫茫。

    那个妇人会不会就是慈衡和悉衡的母亲,他的三婶婶姜氏?

    十余年过去了,也不知她过得如何?卓衍和宋良玉从未怪过姜氏离去,也未曾瞒着几个孩子各自的来历,慧衡和慈衡被自己父母养在膝下时虽然年幼,但多少记得一些事,瞒是瞒不住的,四个孩子三个知道,最小的悉衡也无须再隐去身世。卓宋二人对待自家的四个孩子都似亲生,绝无厚此薄彼。卓衍和卓思衡父子之间最为交心,交流是最多的;但若论最为关照最得疼爱,当属身体最弱的慧衡;慈衡心直口快爽朗可爱,卓衍对她的担心忧虑最多,去学医晚回来一点都要去亲自接,否则绝不放心;而悉衡年纪最小,学得每个字卓衍都恨不得亲自握笔传授,只是后来父亲身体不济,倒是卓思衡亲自教弟弟更多。

    这样的深厚的亲子之情,已是与亲生与否全然无关,孩子们也根本不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若是妹妹弟弟来了帝京,慈衡和悉衡会否想见见自己的亲生母亲?他们也已经大了,或许这件事自己该听从他们的想法。

    还是等家人都到了后再研究吧……

    卓思衡算算日子,说不定现在家里还没收到信,也不知一家几口老的老小的小,上京会否多有不便?

    希望菩萨今天收到三份保佑卓家的申请,能够稍微重视一些吧……

    第29章

    卓思衡见范希亮和父亲略有缓和,这才提出可不可以去范家拜祭一下姨母的牌位,尽一份晚辈的哀思之心。此事他入京省试前便有打算,只是范家不许自家多往来,也不希望给表弟添麻烦,现在表弟即将赴任,他出于礼数去探望长辈顺便道别也是合理。

    谁知姨丈仍是不许,甚至骂范希亮翅膀硬了专门给李氏添堵,找来什么表哥拜祭亡母,范希亮听不过去表哥被这样说,略有抗辩,惹得父亲大怒,于是又被关在家中反省思过。

    卓思衡因为此事连累表弟而内心愧疚,心道,不知当年姨母健在之时受过多少委屈,姨母走后表弟又吞过多少眼泪,如今总算表弟能外放闯出一片天地,自己纵然拜祭不到姨母,无法替母亲尽心,但必然要不计得失襄助表弟,令他幸福平安。在表弟不能出来的日子里,卓思衡到处奔走帮忙,总算好些东西在范希亮赴任前都置备齐整。

    送行那天正是三月二十一日,春分好时节,帝京城外京江运河上的横桥码头三两伙头工吆喝人让路,纤夫们一个连一个替船靠泊挑头,端是一派人头攒动货堆如山的景象。这里是自中京府南下的必经之路,自帝京到江州,再换船行过三山江便至灵州,只是若要到范希亮上任的桐台县,还得再转陆路翻山越岭。

    明媚春光里,却是话别愁。

    卓思衡按照习俗攀折下绿芽茂茂的柳枝,放入表弟掌心:“表弟一定要多多保重,路上吃食勿要图省事只吃干粮,偶尔也得下船吃两次新鲜饭菜,我给你做了些糕饼带着,都放你箱笼中了。还有,我买了几本灵州地志风物相关的书,你路上拿来看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到了地方记得先询问衙门老吏本地概况,再做其他。最重要的是记得给家里和我都来一封信报个平安。”

    范希亮眼中早已是晶莹,拼命忍住,哽咽道:“这些我都晓得,表哥在官家脚下做事也要万事小心,虽然你是最稳重的个性,但也切记谨言慎行。”

    手上的垂柳嫩枝都被折揉出汁液,范希亮说不下去了,范永见状连忙接过话来:“表少爷,我们少爷虽然人一直在府里不得空,但也让我四处奔走来着,他说等呼延老爷子、表小姐们和小四少爷来了后,你家院里院外没个人手不像样子,总不能还让您亲自下厨,不体面不说,还耽误官家的差事,他让我去给你相看了几个好用的仆人,都是家世清白的正经做工人,我留了一个烧火做饭的寡妇带她十三岁的丫头,还有个五十岁上下从前做过兵头的叔爷给您安排车马看护院子,这三个人的工钱我们少爷付过一年的,一年后您上任久了手头也宽裕了再自己付,人我已经安排好过两日到府上见您,您再自己看看是否留用。”

    表弟在家关着还惦记自己的事,卓思衡心中感念,眼眶也是被春风吹得酸热,和范希亮拉住对方的手,相顾无言。从高中后的春风得意到此去二人都是前路未卜,但却是真正的人生崭新篇章留白待书。卓思衡此时竟有些感触,只觉人生的悲欢愁喜尽在一瞬之差,有时喜亦是忧,有时悲亦有欢。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看着范希亮上了的船缓缓开拔,卓思衡仍是跟着纤夫朝前走了许久,表弟那肖似自己的面庞渐渐随运河而远,他才感觉手臂已挥至酸痛,站在原地,心中孤独一片。

    但很快,这份孤独没给他太久的沉浸,因为他的新工作也开始了。

    翰林院三月二十三日分发了官服一套,连内衬的衣物都是成套的,青绿色茧绸质地极好,官靴踩进去舒服踏实,又有一系列其余物件,皆是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翰林院与东西一起给他的还有一封字函,告知今届一甲及二甲若干进士,均要在二十五日于中书省点卯,字函包着一块紫铜的腰牌,上面刻着卓思衡的未来单位和职务品级,以及他的姓名。

    国家机构就是正规。

    卓思衡感慨到。

    中书省前朝曾名紫微省,乃是离官家最近的决策职能机关,结构相当简单,只下设两个部门:政事堂和翰林院。政事堂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实际权力上的宰相作为首脑,下属官员极少,不设冗门,但都为精干之辈,只与皇上讨论国家大事并制定草拟国家政策,任何国事皆可置喙,而翰林院则拥有一部分学术功能,比如给皇上开经筵讲讲课,与皇上共同学习进步之类,但也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替中书省草拟旨意与诏令,参与国家政策的讨论和撰写传达工作。

    此外,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是虚职,专贴给那些致仕的顾命老臣,故而实际上中书省的真正座首便是自己曾见过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敏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