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都市小说 - 中医:惊了!患者的五脏会说话在线阅读 - 第155章 正骨,登峰造极!【二合一】

第155章 正骨,登峰造极!【二合一】

    呼~

    总算是结束了!

    在救援队确认小区内已完全清零后,陈庆也将最后的一些伤员给处理完毕。

    此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了,陈庆没有在原地逗留,而是坐上了童依的采访车往中医院的方向驶去。

    车上,陈庆和童依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填饱肚子后,便各自靠在椅背上休息,没有一个人出声。

    从凌晨忙到现在,精力早就有些透支了,哪里还顾得上聊天。

    饶是陈庆这种每天锻炼,身体倍棒的人,这个时候脑袋都有些昏沉。

    不过陈庆没有闲着,他也趁着休息的时候查看了一下自己获得的医点。

    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丝毫不亚于他在中医院坐诊一天。

    中途他看过一次,医点是涨到了32.4,这会再看时,已经是81.5了。

    【正骨1473/10000(炉火纯青)】

    还差一点!

    不过也够了,自己治疗的那些患者伤势正在恢复,医点应该会缓慢增加,到医院之后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再涨四五点。

    正骨若是达到登峰造极,想必粉碎性骨折也能尝试恢复原位。

    很多人其实对粉碎性骨折有一个误区,以为骨头就真的被碾成粉末了,其实要想达到这种状态也是很难的,就比如菜市场的猪骨、牛骨一样,就算是用刀砍,也得费点功夫将骨头弄断,更何况把骨头弄成粉末状。

    医学上对粉碎性骨折的定义,是指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所以粉碎性骨折并非是字面上的意思。

    这种骨折对正骨的手法要求很高,普通的正骨医师是不做这种骨折的复位的。

    所以大部分粉碎性骨折患者,都必须得去医院进行手术复位。

    但手术就得开刀,开刀之后气血进一步流失,即便是医院能够进行输血,但是流失的气和津液也很难补回来。

    哪怕是手术很成功,恢复期也非常的漫长,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还会伴随一些后遗症。

    这就是为什么孔学军要问陈庆有没有把握的原因。

    如果陈庆或者他背后的赵宁军可以处理的话,那就完全不需要去动刀了。

    试想一下,一个正常人被划开一个口子流些血,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大打折扣,更何况一个本来就受伤的人呢?

    当然,手术治疗没错,有些病非手术不可那就不能抗拒,但如果还有其他非手术治疗的手段,那尽量就不要手术了。

    特别是切片治疗,像什么扁桃体发炎就切扁桃体,阑尾炎就切阑尾,还有胃癌胃出血切胃,然后做消化道重建,不让患者短期内进食。

    这种治疗就是典型的不知病因,实在没办法了,就一刀完事,倒也不是说医生不知道这么做会给患者后续带来怎样的麻烦,然而碰到这种情况时,他们也的确只知道这么治。

    至少像胃癌这种病,在切完之后,患者也就永远不会死于胃癌了。

    可如果患者明明确诊的是胃癌,经过治疗后却是死于其他癌症,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只是可能啊,就是治疗的手段错了呢?

    当然,最离谱的还得是胰腺癌,医院要确定你是否得了胰腺癌,就必须要做切片检查,然后化验分析筛查,等到他结果出来之后,确定你是胰腺癌时,你也就基本没救了。

    因为不切他不能确诊,可切了就会恶化,胰腺癌尤为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医学定义的胰腺癌早期无症状,发现就是中晚期的原因。

    癌症之王的美名也就诞生了!

    不多时,车子停在了江夏中医院门口。

    陈庆下车后,便直奔ICU。

    孔学军已经给杨阁安排了最好的病房,他也早早地将信息发给了陈庆。

    这个信息也被陈庆转给了家庭群,想必这个时候他们三家人都已经赶到医院了。

    “田科,你把车开回去,记得过素材。”童依道。

    “哦嘞。”田科说完,便驱车驶离。

    “走吧。”童依和陈庆一起,走进了江夏中医院。

    几分钟后,二人坐上电梯来到了ICU病房入口。

    穿过走廊,找到了二号病房,赫然看到几个长辈都站在病床边上,神色凝重。

    陈庆还发现这其中还有赵宁军,看来老爸在得到消息后,便第一时间通知了他。

    “二姨,二姨夫。”陈庆二人走进病房,随即喊了一声。

    唐悠然的脸上有着泪痕,显然是已经哭过了。

    “来了。”杨天琪挤出些许笑容。

    陈庆点点头,“赵爷爷,你有那种治疗骨折的药方吗?”

    他在方剂这一项上还有点薄弱,所以便只能求助于赵宁军。

    赵宁军道,“我带了,是一个老朋友的独门秘方,但光有药还不行,我刚才看了,这孩子双腿骨折不止一处,如果不先复位的话,有药也没用。”

    “要是年轻的时候,我还能试试,现在年纪大了,力气不如以前,正骨水平也退化了不少,这种粉碎性骨折,我看还是得找西医做个手术。”

    也就是说,要是年轻的时候,赵爷爷还能给粉碎性骨折正骨?

    陈庆不禁感叹,自己能学这么多,那纯粹是有系统。

    赵爷爷能会那么多,完全是实打实用时间和天赋堆积出来的。

    两相比较,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赵爷爷,我试试吧。”陈庆道。

    “你会?你什么时候会的?”赵宁军诧异地看着陈庆。

    之前的烧山火透天凉针法,赵宁军就已经很惊讶陈庆能够在这个年纪就学会了,结果现在陈庆说他连正骨也会,而且瞧这意思,似乎还能给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正骨。

    这水平即便是专业练习正骨的中医,也得要有师父带,并且自身有天赋,再练个五六年才能达到。

    赵宁军估计的还是极为有天赋的正骨中医,一般人的话少说也得要摸骨十年,甚至更长。

    陈庆这又是针刺,又是正骨的,他到底从哪学的这么多东西。

    难道真如他所说,看看视频就学会了?

    “私下练过,这次在中医院也治好了很多患者。”陈庆打了个哈哈。

    说话间,他也察觉到了属性面板上的医点已经缓慢地增加到了5点。

    陈庆见状立刻将所有医点全部加在了正骨上。

    下一秒,正骨属性猛增!

    【正骨10023/100000(登峰造极)】

    随着正骨知识涌入脑海,陈庆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心,此刻也安定了下来。

    他猜的没错,境界提升后,果然是能够对付粉碎性骨折了。

    “这可开不得玩笑。”陈松严肃道。

    陈松害怕陈庆太过自信,以至于最后好心办坏事。

    毕竟杨阁伤的可是腿,万一以后行动不便,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也有着巨大影响。

    “放心吧爸,你什么时候见过我乱来过?”陈庆道。

    也是,陈庆一向都表现的十分稳重,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有十足的把握。

    众人不再多说,陈庆也走到了病床边。

    “小庆,阁阁他,以后会有后遗症吗?”唐悠然担心道。

    陈庆笑道,“二姨,不会的,我保证能给杨哥还原成出厂设置。”

    很多骨折的患者,在医院上了钢板,等愈合后取走钢板,几年的时间里,骨折的地方都不如以前有劲,而且还有隐痛的感觉。

    想必唐悠然担心的就是这个。

    毕竟杨阁现在是吃公家饭的人了,如果上班一瘸一拐,这不仅会让他在单位里招致非议,以后找对象恐怕都是个障碍。

    陈庆自然明白唐悠然的担心,但事实上,后遗症在中医看来,就是没治好。

    很多医生在患者骨折恢复期间,都会建议患者适当做一些康复性训练,但为什么很多患者做了一两年,都仍是觉得自己没好呢?

    因为手术治疗此类粉碎性骨折的时候,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这种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将皮肤切开,取出小块碎骨,保留大块碎骨,再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械将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并且适当植入同种异体骨。

    事实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取出小块碎骨,它留在腿部不会给身体造成任何影响,反而还会被身体给吸收。

    同时,在固定好了大块碎骨后,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智能的连接在一起,并且还能在恢复的同时,修复骨头的缺口处。

    如果从一开始就强行从内部将它们固定,并且还植入骨头的话,就等于平白无故塞进去一个不属于自身的东西,直接堵住了换骨的路径。

    就算不植入同种异体骨,光是在骨头上用钢板固定,等骨头长好后再取出来,这一通操作也会使骨头的连接处并不自然,即便做手术的医生再厉害,也不如断骨自然接触来的更严丝合缝。

    这就是明明骨折都恢复了,拍片也没问题,但人就是会感觉不舒服的原因。

    其实不管是什么骨折,只要是能将骨头复位,上面有再多缺口也没事,配合草药内服外敷,再用木板把腿部固定,愈合速度非常之快。

    当然,这个速度得取决于药方。

    所以,往往一个厉害的正骨中医,都会有自己独门的跌打损伤药方。

    陈庆的打趣以及自信,让病房内凝重的气氛消解了不少。

    尤其是唐悠然夫妻俩,他们在看到杨阁那触目惊心的伤口时,心都要碎了。

    那一瞬间,他们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全都预演了一遍。

    这其中也包括杨阁终身残疾。

    适时打趣后,陈庆看向了杨阁的那双腿。

    血肿、瘀斑、肢体变形,大片的青紫色甚是骇人。

    此时的杨阁也因为粉碎性骨折,以及大量出血,暂时性陷入昏迷,这种昏迷没有危险,只是身体在虚弱后的紧急避险。

    陈庆现在要给他正骨的话,还得先针刺麻醉止痛一下,避免杨阁因为剧痛又再次苏醒。

    于是乎,陈庆取出银针,在杨阁的合谷、内关等穴扎了几针。

    做完这些,陈庆才端起杨阁的一条腿,慢慢感受着骨折的地方。

    境界提升后,陈庆对正骨的领悟再上一个台阶。

    其实正骨并非只是简单的将骨头复位,还得照顾到经脉和肌筋膜。

    经脉好理解,《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就说过,“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是人体固定的通道,通过时辰运行于人体上下、内外及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约制,专为人体传送气血津液,使得各脏腑器官、四肢的皮肉、关节、筋骨得以维持正常功能。

    肌筋膜嘛就是这条通道上的一个保障,它对经脉传送营养、气血和津液起到一个维护作用,一旦暴力运动或者病变使得肌筋膜出现问题,像颈、肩胛骨、手臂、腕、手指、脚踝等地方,就会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

    当然,长期不运动,使得局部肌筋膜功能退化,经脉上的气血、津液在这里沉积,日久便会硬化,就会导致这个地方在转动、按压或者是揉搓时嘎嘎作响。

    类似长时间不活动脖子,一旦扭起来就发出啪啪啪如骨头断裂一般的声音。

    陈庆现在既要复位杨阁的骨头,也要复位他的经脉和肌筋膜。

    当然,手法一定要要非常快,正骨这种活千万不能慢,越慢说明功夫没到家。

    陈庆感受完骨头的位置后,立刻开始施展正骨手法,因为是小腿骨,这里的肌肉远比手臂要多得多,正骨起来着实是个体力活,陈庆在用力的时候也是铆足了劲。

    赵宁军仔细地观察着陈庆的手法,只一上手,赵宁军心中顾虑就打消了七分,光是那娴熟的动作,他就知道陈庆绝不是门外汉。

    这小子,难道真是个万中无一的中医奇才!?

    赵宁军这辈子都没见过像陈庆这样,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能有如此全面的医术。

    针灸、正骨、按摩推拿,样样都会。

    可以说治疗手段上,已经相当全面了。

    就是辨证和方剂这两块还有待提高!

    不过随着陈庆临床经验越来越丰富,这两块提升起来也不是难事。

    这小子怕不是要在而立之年就得超过我了。

    这么一想,赵宁军非但不觉得失落,反而倍感欣慰。

    呼~

    陈庆长出一口气,不到一分钟的功夫,他便将两条腿的骨头给复原了,相比起那种一两秒就复位的骨折,这个时间已经算很慢了,但毕竟是粉碎性骨折嘛,多多少少还是麻烦一些。

    就是在复位的过程中,又触碰到了杨阁腿上的伤口,以至于他结痂的地方又开始流血了。

    做完后,陈庆便立刻看向赵宁军,“赵爷爷,药呢?”

    赵宁军立刻拿过来一个盒子。

    他打开后,上面一层是草药渣渣,还是湿的,一看就是刚配好带过来的。

    赵宁军将上面那层拿出来,露出了下面一层,里面则装的是两个小圆盒。

    怎么光是看着就觉得这些药不简单呐。

    “赵爷爷,这什么药?”陈庆问。

    赵宁军笑道,“治跌打损伤的,外敷能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陈庆好奇地闻了闻,“续断……川穹……白芍……三七……”

    有意思,这个配伍好厉害,就是每种中药的剂量闻不出来。

    不过确实是有赵宁军所说的那种效果,特别是续断,这味中药几乎是骨折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味药。

    只是在陈庆的认知里,它一直都是内服的,没想到居然还有人用它外敷。

    陈庆一边将药拿过来给杨阁涂抹,一边问道,“赵爷爷,这药方是你配的?”

    赵宁军摇摇头,将第二层的小圆盒打开,拿出了一颗圆滚滚的丹药,“都说了是一个朋友的。”

    诶?

    丹药?

    陈庆看着赵宁军手里那跟弹珠差不多大小的药丸,不禁有些好奇,“这个呢?”

    赵宁军道,“也是一个朋友的。”

    陈庆疑惑道,“您这个朋友有多厉害?”

    赵宁军道,“治骨伤还行,不过厉害的不是他,是这药方,我比对过,跟被国家列入保密级的云南白药相比,也毫不逊色。”

    卧槽!

    这么牛!?

    云南白药那可是伤药中的神药啊。

    这算是为数不多传承下来的创伤药,但陈庆从没见过这些药的配方。

    今天能够见识到一种堪比云南白药的创伤药,陈庆也很激动。

    “赵爷爷,你估计杨哥他什么时候能彻底恢复?”

    赵宁军道,“内服这两颗丹药,再配合补充气血津液、滋养肾精的药方,两月足够了。”

    两个月?

    杨天琪夫妇心中大喜。

    他们本以为得一两年,没想到居然只需要两个月就能够康复,这简直太让他们意外了。

    意外的何止他们。

    陈庆立刻指着丹药问,“赵爷爷,这丹药你有配方吗?”

    中医制药除了汤剂之外,丹药也是其中一种,像安宫牛黄丸就是丹药,据说它是专治中风的,一颗就能见效,但这玩意的疗效是根据年份来的,93年以前的才是正宗安宫牛黄丸,往后的都大打折扣。

    因为93年以后,用犀角得入刑了。

    赵宁军摇摇头,“制作丹药也有特殊流程,不是知道配方就能做的,再说了,人家祖传的东西,我问来做什么。”

    陈庆闻言,也觉得确实如此。

    尽管知道这玩意公布出来能造福很多人,但咱总不能慷他人之慨吧。

    人家的东西毕竟是人家的,要真站在道德制高点让别人拿出配方,多少显得有些道貌岸然。

    碰到需要救命的,人家肯给你点丹药,就已是帮了大忙,再进一步可就有些不厚道了。亿屋鱼的中医:惊了!患者的五脏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