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txt文学 - 言情小说 - 穿书后我在古代开超市在线阅读 - 第371章 元宵灯会

第371章 元宵灯会

    苏卿卿身着镂金百蝶穿花云锦袄裙,外罩一件猩红织锦镶兔毛斗篷。

    她刚出浅云居,就看见裴君言百无聊赖的等在门口,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羽扇。

    “少庄主,我最近没事找你,回去休息吧。”

    裴君言嘿嘿笑了两声。

    “公主殿下,这是要去看花灯呢?能不能带上裴某?我保证绝不多言,也不会影响到二位。”

    他今日好像是特意拾掇过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油光可鉴,只怕苍蝇停在上面都要摔一跤。

    苏卿卿直接摇头。

    “不妥,少庄主毕竟是江湖人士,若让人看到咱们一起出行,不知又要惹出多少口舌,你倒是无所谓,我怕御史台那些糟老头子弹劾我。”

    裴君言陪着笑脸,相处这么久了,他发现嘉懿公主还是很讲道理的,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刁蛮公主。

    关键是,长得也还有几分姿色,当然,和他比,那还是略差了那么一点点。

    “既然如此,那就不劳烦公主了,我自己出去也是一样的,我会小心,绝不让人看到我进出公主府。”

    苏卿卿从上到下瞅了他一圈,摇着头啧啧啧道。

    “打扮的这么骚包,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你有多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还说什么会小心,你这是小心的样子吗?”

    “十二你去,找白公公拿套太监服,给他换上,然后和十一两人坐前面赶车,还想自己出去……”

    想得美,鬼知道你是不是想跑路?

    暂时还不能放过他,舞阳的人头还没有看到,还有那枯荣山庄,若能为她所用,岂不是更好?

    “让我穿太监的衣裳?”

    裴君言当即垮下脸来。

    他这么英俊潇洒,让他扮太监?怎么着也得是个侍卫吧?

    苏卿卿笑着给他解释。

    “我们府里就两个侍卫,十一十二,大家也都认识,所以,你想出去的话,只能扮太监或小厮了。”

    最后,洪公公还是给他找了一套小厮的行头,还是崭新的,他才高兴的换上了。

    元宵佳节前后一两日,皆金吾不禁,花灯彻夜不绝。

    大街上人流如织,年轻男男女女,纷纷携伴出游,酒肆茶楼,各色珠宝铺子,胭脂铺子,一个个都生意爆棚。

    就连路边画糖人的,和卖冰糖葫芦的,这两日也收益颇丰,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

    灯市一条街,长达两三里,沿街各色花灯,令人目不接暇,童男童女灯,莲花灯,绣球灯,福禄寿喜灯,兔子灯……

    一路上,还有各种杂耍表演,引得大人小孩驻足围观,叫好。

    因车马堵塞,苏卿卿干脆让十一把车停在了蓬莱阁门口,几人下来步行。

    人太多,阿珩虚虚的护着她,十一和裴君言走在后面。

    裴君言一路垂头丧气的,他精心打扮了小半个时辰,现在灰头土脸的,早知道就悄悄出去了。

    大街上这么多娇滴滴的美人儿,都与他无缘,他现在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公主府车夫,前面两人还在卿卿我我的,看的他心烦气躁。

    苏卿卿想挽着阿珩的胳膊,又怕别人看见了不好,只好抱着个暖炉,任阿珩伸手护着她。

    “公主殿下,前面那么多人,咱们也去看看?”

    裴君言适时提议,主要是前面美人儿多啊,好些都是带着婢女的出来的,身边没有男子同行,所以,他顿时就来了兴致。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在断胥山上当和尚也就算了,来了京城,还要在公主府当和尚,他怎么着也不能白来一趟。

    “行吧,去看看。”

    苏卿卿难得没有反对他。

    前面一群人正在猜灯谜,作诗,其中不乏世家公子和小姐。

    苏卿卿近前瞅了两眼。

    老太太打呵欠,打一成语。

    棉花上晒芝麻,打一成语。

    她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这都啥玩意儿?怎么一个都猜不出来。

    正在此时,就听见对面有人朗声道。

    “老太太打呵欠,一望无涯(牙)”

    “棉花上晒芝麻,自找麻烦。”

    老板递上一盏莲花灯,“这位公子,答对了,答案正是一望无涯和自找麻烦。”

    苏卿卿恍然大悟,继续站在旁边,看的津津有味。

    接下来又有人答对了,老板一一送上花灯。

    灯谜猜完了后,下一轮就是作诗了,要求以元宵节为题,奖品是绣球灯,色彩斑斓的绣球灯挂了一排,煞是好看!

    “阿珩,咱们也作一首诗吧,等我赢一盏绣球灯送你。”

    阿珩浅笑着。

    “嗯,都依公主的。”

    苏卿卿提笔,刷刷刷的就写下了一首《青玉案,元夕》。

    然后让十一递给了老板。

    裴君言有些好奇的探了探脖子,他虽听说过公主的才名,但这么短的时间,完全不带思索,几息之内就是一首诗,他还是第一次见。

    老板从十一手里接过纸,本来只粗粗扫了一眼,只看完第一句,就被震撼到了。

    这老板年轻时也是个秀才,屡屡不中后,才弃文从商的,身上多少还带着点文墨味儿。

    “好诗,好诗呀!”

    有几人本来还在苦苦思索,被他这一嗓子给惊的,灵感瞬间无影无踪了。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谁作的?”

    十一乐呵呵的上前。

    “老板,是我们家姑娘所作,可值得花灯一盏?”

    老板朝苏卿卿看过来,眼睛都亮了。

    “值得值得,别说一盏,十盏都值。”

    苏卿卿笑着开了口。

    “老板,我要的是绣球灯,不过图个吉利罢了,要你十盏做什么?”

    真是胡说。

    老板这才看见并肩站着的一对璧人,一看两人的穿着打扮,就知道身份不一般,他笑着打了一下自己的嘴。

    “两位贵人莫要怪罪,方才怪我没看清,浑说了。”

    苏卿卿不在意的笑着摆摆手,站一边去选灯笼去了,他想挑一盏最好看的,如果老板不愿意,就给点银子。

    这时,人群里突然有人叫了一声。

    “呀,好像是嘉懿公主。”

    有几个会来事儿的,已经跑过来朝着苏卿卿行礼了。

    “参见公主殿下,没想到公主也来逛灯会了。”

    苏卿卿只得笑着抬了抬手。

    “在外面,大家都无须多礼。”

    “是,公主刚刚作的那首诗,可否让我们也看看?”

    一边的老板也没想到居然是公主,拿着手里的纸都有些发抖了。

    苏卿卿点点头。

    “可以。”

    “老板,我想要那盏花灯。”

    老板取下了花灯,一时紧张的都忘记说啥了,只呵呵的傻笑。

    苏卿卿接过花灯,递给了阿珩。

    “阿珩,送你的。”爱吃火锅的李长老的穿书后我在古代开超市